工程案例 cases
1980年代末,德国维也纳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城的连环杀人案。三个女孩惨遭虐待、性侵并被杀害,尸体被残忍地暴露在公共场合。警方意识到这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,随即展开奥地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调查。然而,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手段有限,警方多次犯错,案件陷入僵局。直到几十年后,DNA技术的应用才让真相浮出水面。凶手究竟是谁?这三起案件是不是真的出自同一人之手?当年的细节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?我们共同来还原这个维也纳“少女杀人魔”案件的线日,星期二的晚上,维也纳法佛里特区的阿朱迪斯科舞厅里,灯光闪烁,音乐震耳欲聋。一个男人推开门,走了进去。他一进门,眼睛就直了。舞池里有个女孩,穿着一件红色高领毛衣,头发是金色的,烫得跟波浪一样,还留着刘海。灯光下,他根本看不清女孩到底多大,估摸着大概二十岁出头吧。这女孩叫亚历山德拉·施里夫尔,是个超级时髦的美人儿,烫着浪卷,刘海往后吹得蓬蓬的,特别有范儿。亚历山德拉在舞池里扭动着,那模样简直像是夜生活的女王,周围全是被她迷得晕头转向的男人。
到了凌晨两点半,亚历山德拉觉得累了,跟朋友打了个招呼,就晃晃悠悠地走到舞厅外的电话亭,想给男朋友打电话,让他来接自己。她的男朋友在家里接到电话后,迷迷糊糊地答应了一声,过了好一会儿才出门。他开着车来到电话亭附近,可左找右找,连亚历山德拉的影子都看不见。他心里有点慌,但又想:说不定她突然跟别的朋友去别的地方继续狂欢了,或者……她已经移情别恋跟别人跑了?想着想着,他心里的火气上来了,干脆掉头回家了。
没过多久,他们就发现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景——在离舞厅不远的一块广告牌后面,藏着一片荒地,亚历山德拉的尸体就在那里。她全身赤裸,被绑在一棵树上,就像是一件被凶手精心布置的“艺术品”,即便她已经离世,凶手依然在羞辱她。凶手先是把亚历山德拉拖到广告牌后的灌木丛里,对她施暴,然后用她自己的勒死了她,最后又用她的衣服把她绑在树上。这场景简直让人不寒而栗。
警察们立刻开始寻找目击者。有个目击者信誓旦旦地说,凶手是一个蒙面男子,还声称这家伙有多次侵犯女孩的前科。听起来好像特别有道理,但这条线索最终被证明是扯淡,目击者的证词完全是编造的。还有另一个目击者说,亚历山德拉离开舞厅的时候,有三个年轻人跟在后面。于是,警察们又开始满世界追捕这所谓的“三个年轻人”,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估计这些目击者当时喝多了,脑子一片混沌,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。
接下来,警察们决定依靠科学手段破案。法医小组首先尝试确定凶手的血型。当时,奥地利还没有DNA分析技术,血型鉴定是唯一的手段。问题是,这种方法其实很不靠谱,后来还闹出了不少乌龙。比如,警察会抽你的血,如果你的血型是B型,而犯罪现场留下的证据显示凶手的血型也是B型,那你就会被列为嫌疑人。想想看,B型血的人多了去了,这怎么能说明你就是凶手呢?而且,小时候检测血型也可能出错,说不定本来不是A型,却检测成了A型,这误差可就大了去了。
与此同时,警察们还在询问当晚在舞厅的五百多人,甚至连附近保龄球馆的人都被盘问了一遍。很多人都乖乖地提供了血样,希望能验证自己的清白。警察们还翻遍了所有有前科的犯罪记录,但依然一无所获。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逍遥法外。
克里斯蒂娜放学后,像往常一样走进了一家小杂货店,德国人叫它“kiiosk”,卖香烟、杂志和彩票的那种小店。她用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本迪士尼杂志,就像当年很多小朋友一样,这本杂志成了她最后的“宝贝”。除了凶手,店员是最后一个看到她的人。
那天晚上,克里斯蒂娜没有回家。她的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马上召集了邻居、亲戚和熟人,在这个庞大的住宅区里四处寻找女儿。第二天早上11点左右,他们在二号楼的楼梯间找到了克里斯蒂娜。她躺在14楼的楼梯间,衣服被脱了一半,很明显遭受了和性侵,被自己的衣服绑在楼梯扶手上。这一幕让人不忍直视。
第二天,警察局展开了大规模的行动,总共出动了200名警察。他们开始询问住宅区的居民,试图还原克里斯蒂娜买完杂志后的行踪。法医鉴定说,克里斯蒂娜是在失踪当天下午5点到10点之间被杀害的。凶手一定是她在离开杂货店后不久就抓住了她。但警方还不清楚,她是直接在楼梯间被虐待致死,还是被凶手先带回了公寓或其他地方。
警察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他们都觉得已经把所有警力都派出去了,却连凶手的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找到。就在这时,他们突然意识到,这个十岁的小女孩克里斯蒂娜的案件,可能和之前那个20岁的亚历山德拉的谋杀案有关联。这两起案件简直像复制粘贴的一样,作案手法如出一辙。两个女孩都遭到了虐待,被自己的衣服勒死,最后被赤裸裸地捆绑起来,像展品一样被展示在众人眼前。更诡异的是,两起案件的发生地点只隔了五分钟步行的距离。这背后,难道是同一个凶手在作祟?
克里斯蒂娜命案现场的地板都被整块切下来,送到了法医部门去检验。警方还从德国请来了联邦刑警局的专家帮忙。维也纳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克里斯蒂娜的照片,照片上她穿着被害时的衣服,仿佛在无声地向市民们求助,希望有人能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线索。维也纳市政府也下了血本,承担了大部分调查费用,还悬赏了16万先令,相当于现在的2.6万欧元。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但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踪迹全无。
经过一番调查,警方终于揪出了七名有重大嫌疑的男子。其中,嫌疑最大的是一个叫维尼卡的20岁小伙子。1984年,他在社区电梯里对九个小女孩进行过性骚扰,是个不折不扣的惯犯。其中一个骚扰的地点,正是克里斯蒂娜被谋杀的二号楼B栋的楼梯间。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,维尼卡还和在舞厅遇害的亚历山德拉是同学,而且他也没有亚历山德拉被杀时的不在场证明。这人简直可疑得不能再可疑了!
父母发现女儿失踪后,立刻慌了神,到处寻找,还赶紧报了警。警察们第一反应就是:难道是那个杀害克里斯蒂娜的凶手又犯案了?果不其然,可怕的事情发生了。妮可的尸体在拉斐尔树林里被发现,她衣衫不整,双手被折断的树枝绑住,身上满是被殴打的痕迹,凶手还试图用她的内裤勒死她。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,妮可的尸体被发现的地方,距离另外两起案件的现场只有几分钟的路程。现在,一切都已经很明显了——维也纳有个连环杀手在暗中作祟,他专对于女童和年轻女孩,先是性侵她们,然后用她们的衣服勒死她们,最后把尸体像展示艺术品一样,放在公众能看到的地方。
因为妮可的案件,之前那两起谋杀案——20岁的亚历山德拉和10岁的克里斯蒂娜的案件也被重新调查。最后,总共有4000人接受了审讯。甚至连当时知名的悬疑探案电视节目《X档案》也播出了这三起女孩的谋杀案,希望能从观众那里得到更多线索。可结果呢?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凶手就像消失在黑暗中的幽灵,始终没有露出一丝马脚。
七年过去了,这三起谋杀案就像悬在半空中的谜团,始终没有解开。1997年,奥地利终于引进了DNA分析技术,这让很多悬案看到了曙光。其实,DNA技术早在1984年就在英国被偶然发现了,1988年德国就已经把它用在刑事审判中了。可奥地利呢?整整花了九年时间,才在1997年10月1日正式引进DNA数据库和分析技术。
终于在2000年9月,事情有了转机。32岁的阿尔伯特·佩奇因一场打架纠纷被警察抓了。本来这事儿也不大,可佩奇居然敢出手,这下可就犯了阻碍执法的罪。警察把他带回警局,顺便从他嘴里提取了DNA样本。没想到,三周后,奇迹发生了!佩奇的DNA和亚历山德拉谋杀案嫌疑犯的DNA完全匹配。这下真相大白,佩奇就是凶手!2000年10月,也就是一个月后,佩奇被正式逮捕了。
因为警方一直以为亚历山德拉、克里斯蒂娜和妮可的凶手是同一个人,所以他们打算把佩奇的DNA和后面两个案件的样本比对一下,要是都匹配,就可以完美结案了。可是没有想到,调查又出了岔子。
1990年妮可被谋杀的时候,警方曾经揪出了25个最有嫌疑的人。当时没有DNA技术,只能干瞪眼。现在有了这高科技,警方心里一琢磨:把这25个人再请回来,挨个检测DNA,不就水落石出了?
于是,警察们挨个给这25个人打电话,让他们来警局配合调查。结果呢,24个人都乖乖地来了,就剩一个死活找不到。这个人可不简单,他就是当年妮可阿姨的男朋友——米克尔。当年他靠着阿姨的“不在场证明”躲过了一劫,阿姨说案发当晚他们一起出门旅行了。可谁都知道,女朋友为了男朋友撒谎,那还不是小菜一碟?
本来以为这三起案件是一个连环杀手干的,结果折腾了这么久才发现,凶手竟然有两个!一个是阿尔伯特·佩奇,一个是米克尔。这事儿要是传出去,估计得把整个维也纳都惊得掉下巴。
2001年12月11日,阿尔伯特·佩奇因为谋杀亚历山德拉被送进了监狱,判了15年。他1988年作案的时候还没满21岁,这是犯罪时未满21岁的人的最高刑期。紧接着,2002年9月2日,杀害妮可的凶手米克尔也被判了终身监禁。这下,两个凶手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可这场审判却引发了轩然。为啥呢?因为当时有些人对DNA检测的准确性还心存疑虑。
十岁的小克里斯蒂娜被谋杀的案子,到现在还是个悬案。不过,犯罪心理学家和检察官们都坚信,杀害亚历山德拉的凶手阿尔伯特·佩奇,很可能也是克里斯蒂娜的真凶。但没办法,证据不足,只能干瞪眼。
现在佩奇49岁了,他感觉自己精神得很,身体倍儿棒,吃嘛嘛香。但专家、证人、心理医师们却都认为他有人格障碍。佩奇可不干了,直接把专家骂了个狗血淋头,说他们是诽谤。每次专家想给他做诊断,他都像赶苍蝇一样把人轰走。不仅如此,他还拒绝了法院分配的公派辩护人。每次辩护人想进监狱探望他,他都宁愿自己待在牢房里,也不愿意配合。法官都明确告诉他不能这样,但他还是我行我素。
2023年,佩奇又和另一个狱友闹了起来。起因居然是讨论哪种洗衣粉好用,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觉得可笑,可佩奇却因此大打出手。结果,那个狱友被打得头破血流,额骨骨折。佩奇的刑期还有两年就满了,但他最后一次和精神科医师、心理专家咨询,还是在2001年刚入狱的时候。这么多年,他没吃过一片药,也拒绝和现任专家、证人交谈。因为没办法判断他的精神状况,他现在被关在所谓的“精神疗养院”里,而不是普通监狱。至于刑期满了之后,他是会被释放,还是会继续留在疗养院,谁也说不准。
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,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:以大豆为例,分析人士指出,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。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,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。
有记者问:据多家报道,消息的人偷偷表示,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,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,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。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答: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。
4月,美国政府挥舞“关税大棒”,国际金价再度刷新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。在这场全球贸易格局的震荡中,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升温,此时,一桩关于美国黄金储备的“罗生门”事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作为美国最大的黄金储备库,位于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金库到底有没有黄金?有多少黄金?
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美国国务院全面重组计划公布,将大幅裁员;“信号门”持续发酵,国防部内部震荡不断;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说将减少管理该机构的时间,多关注特斯拉……近期,美国联邦政府可谓新闻不断,争议和批评声此起彼伏。
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,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%。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,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,对方支付了30%的定金;而同规格洗衣机、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,能达到70%。因此,即便美国客户违约,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。
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、日本、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“重大进展”。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。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?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:目前,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,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。
美国搞关税大战,对中国是好事吗? “当然并非是,但这仗必须打
针对爆发离职潮国防部回应: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针对爆发离职潮 国防部回应: 众叛亲离 土崩瓦解#国防部#台湾 #台湾统一
汉兰达双擎 燃油 你选哪? #广汽丰田 #广汽丰田智驾体验月 #广汽丰田全擎智电 #汉兰达 #新车上牌
珠江之畔,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巍然矗立,这就是广州塔。每当夜幕降临,塔身流光溢彩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照亮了整座城市的天际线。广州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岭南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玲珑概念。塔身由24根立柱旋转而成,形成独特的小蛮腰造型,既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科技感,又蕴含着东方美学的神韵。
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“让制造业回流美国”为名大打关税战,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。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“朝令夕改”更是让美国农业界、商界、工业界、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。